- · 石油沥青版面费是多少[10/07]
- · 《石油沥青》投稿方式[10/07]
燃料化工论文_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石油沥青工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 1.1 引言 1.2 道路沥青发展概述 1.2.1 聚合物改性沥青发展综述 1.3 煤直接液化残渣性能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1.3.1 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结构与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
1.1 引言
1.2 道路沥青发展概述
1.2.1 聚合物改性沥青发展综述
1.3 煤直接液化残渣性能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1.3.1 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结构与性能
1.3.2 煤直接液化残渣萃取技术
1.3.3 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应用
1.3.3.1 气化
1.3.3.2 热解
1.3.3.3 炭材料的制备
1.3.4 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石油沥青的研究现状
1.4 基于数学模型探究沥青性能的研究现状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及分析测试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改性沥青的制备
2.3 煤直接液化残渣灰分含量的测定
2.4 煤直接液化残渣族组成含量测定
2.5 改性沥青性能测试方法
2.5.1 软化点测试
2.5.2 针入度测试
2.5.3 延度测试
2.5.4 抗老化测试
2.6 实验测试表征
2.6.1 族组成分析法
2.6.2 红外吸收光谱
2.6.3 热重
第三章 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石油沥青的工艺条件探究
3.1 前言
3.2 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石油沥青的实验方案设计
3.2.1 实验原料
3.2.2 改性沥青的制备
3.2.3 改性沥青性能评价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DCLR粒度大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3.3.2 DCLR的添加量对石油沥青性能的影响
3.3.3 改性时间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3.3.4 改性温度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3.4 总结
第四章 函数模型在DCLR改性石油沥青工艺中的应用
4.1 前言
4.2 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石油沥青的实验方案设计
4.2.1 实验原料
4.2.2 改性沥青的制备
4.2.3 改性沥青性能评价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改性沥青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探究
4.3.2 数学模型建立
4.3.3 函数模型分析
4.3.4 基于模型的分析应用
4.4 结论
第五章 DCLR改性石油沥青微观机理探究
5.1 族组成分析
5.1.1 实验原料
5.1.2 改性沥青的制备
5.1.3 沥青族组成分析方法
5.1.4 族组成结果分析
5.2 红外光谱分析
5.2.1 DCLR、基质沥青红外光谱分析
5.2.2 改性沥青红外光谱分析
5.3 热重分析
5.4 结论
第六章 结果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文章摘要:“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资源分布的一个显著特征,为了逆转石油资源的供需矛盾,改善传统煤化工带来的环境问题,作为新型煤化工产业的煤炭液化技术应用而生。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是煤液化工艺中产生的重要副产品,约占煤液化产物的30%,对残渣进行高效应用,能够提高煤液化工艺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通过对残渣的结构分析发现,残渣中包含许多潜在的改善道路沥青性能的组成,因此,研究DCLR改性沥青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探究了DCLR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规律性变化以及与其改性过程相关的结构性能变化,为残渣改性沥青实体工程的推广建立基础性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选取DCLR对石油沥青进行改性探究,从DCLR角度出发,研究了DCLR粒径大小、添加量对改性沥青的软化点、针入度、延度、抗老化性能等基本路用性能的影响;从DCLR改性沥青的工艺技术出发,研究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对改性沥青的软化点、针入度、延度、抗老化性能等基本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CLR的加入,有效改善了石油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以及硬度,同时,DCLR加入后,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有所提高。(2)本文通过探究多组实验数据的变化规律,得出在多因素下DCLR改性沥青性能变化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实验验证,模拟得到的理论模型准确率较高,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本文通过几种表征手段,从改性沥青组分以及官能团变化出发,分析了DCLR与石油沥青之间的改性特征。结果表明:沥青的各族组成对沥青的性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各组成在沥青中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才能维持沥青胶体结构的稳定性并使沥青的性能提升;红外分析表明,DCLR的族组成中包含有与石油沥青相似的官能团,这部分结构促使二者较好的相容;热重分析表明,改性沥青较基质沥青相比含有更多的耐高温物质。
文章来源:《石油沥青》 网址: http://www.shiyouliqing.cn/qikandaodu/2022/0131/381.html
上一篇: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_NB/SH/T 0981—2019《防水
下一篇:有机化工论文_石油沥青对煤沥青碳纤维结构性能